小妤
Jun 10, 2023

--

一直以來都對什麼「國際大刀會」、「美麗新香港」感到說不出來的反感。朋友說我是「不肯接受香港差咗」,亦有移英撚走來挑機,然後話呢啲只係反諷、是「軟抵抗」根本無傷大雅,言下之意就是我反應過度,云云。

然而,我一直覺得,這些「委婉」或「政治正確」的doublespeak,很容易就會變成 <1984> 中的 「新語」。「新語」的流行,代表的是大眾的語言能力變弱,語焉不詳的新語取代了更為精闢的詞語,當民眾提起時,就只會有着前因後果以及本質被抽空、無意義的單詞,更遑論會帶來什麼思考。

而最令我感到擔憂的,是那些樂此不疲強調「香港已死」、「香港根本就是第三世界國家」、「葛咸城的治安都比較好」的留言及想法,因為這些評論,會令我想起日本殖民台灣期間所出現的「皇民文學」。

什麼是「皇民文學」? 簡單而言就是,出現在1940–1945年間,在台灣文壇出現,以歌頌日本,以及「描寫台灣人渴望成為日本人的心路歷程」的小說及散文,而當中最值得留意的,是這些作品對台灣故鄉的描寫其實都是大同小異。

例如出現在龍瑛宗的<植有木瓜樹的小鎮>中的台灣人是低俗骯髒的令人厭煩的。是「討價還價着,以粗垢的手取出白硬幣用心數着」的吝嗇婦女、是「朦朧混濁的吵雜聲中蹲下來買半角錢蕎麥拼命的扒進嘴裡」、「蹲在長椅上一邊吸着鼻涕邊鼓腮咬着豬肉片」、缺乏教養的路人;

--

--

小妤

喜歡閱讀,喜歡文字。身不由己地關注着討厭的政治,希望憑一枝不甚鋒利的筆,能稍微改變一下絕望的現實。